從「作業員」到「產線管理工程師」:解析職場職稱膨脹現象及其隱憂

TIPSMay 15, 2025 10:13
一座工廠的生產線

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,企業無不絞盡腦汁想吸引與留住優秀人才。其中一個近年來逐漸盛行的手法,就是「職稱膨脹(Title Inflation)」。

 

什麼是「職稱膨脹」?企業求才新趨勢的潛藏風險

少子化使得許多公司面臨徵才困境。為了提升職缺的吸引力,企業會將職位名稱包裝得更「專業」或更具有「管理」的氣息。這種手法雖然能吸引眼球,卻可能埋下管理與信任危機的隱憂。

關鍵評論網摘錄職場輕喜劇小說《X!又是星期一》的書摘也幽默地提到:

有些公司的職稱還真是莫名其妙。

例如總機,改叫「企業形象顧問」,電梯小姐變成「垂直運輸規畫經理」,量販店補貨員叫「全方位運籌管理師」,洗窗工人是「視覺清潔主任」。

當職稱無法真實反映工作內容、資歷要求或薪資水準時,看似吸睛的策略,實則可能對企業與求職者雙方都帶來長遠傷害。

 

企業角度:企業為何選擇職稱膨脹策略?

企業採用職稱膨脹的常見原因包括:

  • 強化職缺在招募網站上的曝光度與點閱率
  • 在無法提升薪資條件時,用頭銜做為補償
  • 營造企業規模與專業感,吸引具經驗者加入

然而,這些出發點若未與實際工作內容對應,最終可能對組織造成負面影響。

職稱膨脹對企業有哪些潛在風險?內部混亂與信任危機一觸即發

對雇主而言,職稱膨脹可能會引發內部管理混亂。根據報導,在新加坡有高達43%的人資主管表示曾經或正在考慮使用職稱膨脹策略。雖然初衷是為了吸引人才,但最終往往事與願違,反而帶來一連串職場問題。

當職位名稱與實際工作內容不符時,員工容易對自己的角色感到困惑,導致責任歸屬不清、跨部門溝通困難,甚至影響團隊效率。

此外,若部分員工獲得華麗頭銜,而其他表現同等或更優秀的員工卻無法獲得類似待遇,將引發內部不公與士氣低落的風險。

 

求職者角度:浮誇職稱會害了你?求職者需注意的職涯發展風險

對求職者而言,過度美化的職稱不僅無助於職涯發展,還可能誤導自我評估。

這些「虛高」頭銜容易讓人高估自己的市場價值,轉職時可能會因實際能力與職稱落差而遭到質疑,甚至被視為「過度包裝」,影響職場信譽。

此外,若未來跳槽時無法提供具體職責內容或績效成果證明,即使頭銜再響亮,也無法打動下一個雇主。

求職者該如何看待浮誇職稱?

求職者在評估職缺時,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:

  • 詳細閱讀職缺內容,看是否有實質責任與工作目標
  • 留意報到後的職務範圍是否清楚界定,避免被賦予模糊角色
  • 在面試時主動詢問團隊架構與晉升制度,了解頭銜在組織中的實際意義

若能跳脫「頭銜迷思」,轉而專注於學習機會與實務經驗,將更有助於職涯長遠發展。

 

結語:職稱誠實比好聽更重要,建立長久信任才是正道

職稱的光環或許短暫誘人,但企業與求職者都應認清「職稱膨脹」背後的長遠風險。與其靠包裝吸引人才,不如回歸本質:

  • 企業應清楚定義職務內容,設立公平透明的升遷制度
  • 求職者則應著重實際能力與累積經驗,而非頭銜表象

唯有建立誠實、互信的職場文化,企業才能打造穩健的團隊,求職者也能擁有更健康、穩定的職涯發展。

 

原文/Valerie・Usami

🎯想轉職?

讓擁有20年經驗的立樂高園專業顧問團隊為您提供全方位支援:從職缺媒合、面試指導、到拿到理想 offer,讓您的職涯更進一步!

立即預約免費面談

🤝想徵才?

我們的企業服務顧問會迅速與您聯繫,提供專業建議,幫助您找到合適的優秀人才,滿足您企業的需求。

立即填寫諮詢表單

免責聲明 立樂高園部落格文章中提供的資訊僅供一般參考,無法替代專業建議,不應作為唯一的參考來源。 儘管我們努力提供準確且最新的資訊,隨著時間推移或討論延伸,特定主題的內容可能會變得過時或不精確。因此,若您需要更專業的建議或指導,建議您諮詢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。根據立樂高園部落格文章中的資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,均由讀者自行決定並承擔風險。對於因此類行為造成的任何損失、損害或不利後果,立樂高園不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。 我們可能會提供外部網站的連結或資訊供進一步參考或引用。這些外部資源的提供僅為了方便讀者,不代表立樂高園認可或擔保這些外部資源的準確性。立樂高園部落格文章中可能還包括作者的個人意見、觀點或詮釋,不能作為立樂高園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組織的共同立場。立樂高園鼓勵讀者驗證部落格文章中的準確性和相關性,並適時尋求專業建議。 使用本網站及其內容即表示接受此免責聲明。